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正文内容

大陆集团计划再次分拆:正式剥离汽车事业部

phpxp9个月前 (08-06)商业管理546


自上篇文章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德国大陆集团再次推进变革,剥离汽车事业部!经过深思熟虑,2024年8月5日,德国著名汽车电子与轮胎制造商大陆集团宣布将正式剥离汽车事业部。大陆集团的分拆计划标志着德国汽车工业的重大变革,不仅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战略调整,也可能预示着该行业传统辉煌时期的结束。主要时间计划与里程碑如下:

240805_continental_prepares_spin-off_of_automotive_presentation-10.png

  • 2024年8月5日,启动汽车事业部剥离事宜

  • 2024 Q4公布关于新大陆集团组织架构的决定

  • 2025年4月25日,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 2025年资本日公布spin-off的详细情况

  • 2025年底汽车事业部独立上市

实体分拆计划

大陆集团后续将分拆为两个实体公司运营:

  • 以轮胎和ContiTech为核心的、年销售额208亿欧,约10万名员工的新大陆集团,继续以Continental的名字来运营;

  • 以现汽车事业部和合同加工事业部为主的、年销售额约208亿欧及10万名员工的新公司,名字待定;

汽车事业部与合同加工事业部所构成的新公司将计划于2025年底在法拉克福MDAX板块上市。本次拆分预计花费10~50亿欧,税费约10~20亿欧左右。240805_continental_prepares_spin-off_of_automotive_presentation-05.png


   新大陆集团

新大陆集团将以高附加值的汽车轮胎和ContiTech橡胶业务为核心,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市场布局,以强势的Continental品牌继续深耕全球轮胎与橡胶制品市场。与此同时,大陆集团还将延续去年的计划,进一步剥离ContiTech的汽车OEM相关业务OESL(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以增加工业业务在事业部中的比重。可以理解为,以后的新大陆集团就是一个橡胶产品集团。

240805_continental_prepares_spin-off_of_automotive_presentation-09.png


   大陆集团分拆的背景:适应与转变的必要性

汽车事业部并购阶段

  • 1995年大陆集团成立汽车事业部

  • 1998年收购Alfred Teves公司的汽车制动与底盘业务

  • 2001年收购Temic以扩充汽车电子业务

  • 2006年收购摩托罗拉旗下的汽车电子业务

  • 2007年收购西门子VDO,获得动力总成、底盘,车身电子等

  • 随后大陆集团以西门子VDO的骨架为基础,将之前收购来的业务整合为动力总成、底盘与安全、车身电子三大事业部

  • 2007~2017年之间,汽车事业部在行业高速增长期为大陆集团的腾飞贡献良多。 

汽车事业部剥离阶段 

  •  2018年7月,由于全球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销量承压,大陆集团决定剥离汽车动力总成业务板块。 

  •  2021年9月,大陆动力总成业务以Vitesco(纬湃科技)的名义独立上市,而纬湃科技则将于今年被舍弗勒收购。 

  •  2024年8月,大陆集团决定剥离汽车事业部的全部业务。

240805_continental_prepares_spin-off_of_automotive_presentation-07.png

大陆集团的分拆并非一时之选。三年前,它就已经将其动力总成业务剥离,成立纬湃科技(Vitesco)。如今,进一步的分拆上市举措看似是对全球汽车行业快速变化的一种必然反应。 

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分拆是为了提高灵活性和竞争力,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可能更多地涉及到内部财务压力和业务整合的问题。

近年来,大陆集团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投入巨大,但财务数据却显示了不佳的表现:2024年上半年,其收入下降4.5%,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下跌16.2%,在不断的努力下,大陆集团的战略调整成为了减轻财务压力的必要手段。 

汽车部门获得了多项重要合同,包括新一代制动系统、显示解决方案及车身高性能计算机平台扩展。通过设计降低成本措施、提高亚洲车企的市场份额、减少复杂性等策略来改善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的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将制造成本降低1%。

大陆集团计划将其汽车业务独立上市,通过增加市场灵活性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一策略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汽车业务在过去几年中一直难以实现盈利,而轮胎业务则表现稳健。新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尚不确定,需要通过降低成本和改进效率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从辉煌到转折: 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长期以来,德国汽车工业依赖于包括大陆集团、博世和采埃孚在内的强大零部件供应链。这些企业不仅是零部件制造商,也是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随着大陆集团的分拆,这一行业的黄金时代似乎正在消逝,权力重心正在从传统技术向软件和电池等新技术领域转移。大陆集团的分拆不仅反映了对其自身战略的反思,也质疑了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

过去的收购和整合未能如愿摆脱单一身份,现在的分拆决策显示了管理层对以往战略的重新评估。其他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博世和采埃孚也在采取类似的策略,剥离传统业务,以在新兴技术领域寻找立足点。

也就是说,过去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研发+渠道,通过收购产品在自己的渠道来实现增值,而下一个阶段是把业务结构进行分拆成更简单的模式,当然这种“瘦身”策略的成功与否仍充满未知数。

大陆集团的分拆不仅对其自身产生深远影响,也给整个德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实力的减弱,德国汽车工业未来将更加依赖于软件、人工智能和电池等新兴技术。转型之路充满挑战,但它也为德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专注于核心技术,德国汽车工业有可能在全球市场中再次确立其领导地位。


最后,期望大陆集团汽车事业部分拆过程平稳顺利,也希望新大陆集团业绩蒸蒸日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大陆集团的分拆是德国汽车工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可能预示着传统零部件供应商辉煌时代的终结。德国汽车工业在新兴技术领域是否能抓住机会再次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240805_continental_prepares_spin-off_of_automotive_presentation.pdf

中文版公告:大陆集团对汽车子集团成为独立公司进行评估并做好拆分的准备 - 大陆集团中文官网 (continental.com)

英文版公告:Continental to Evaluate Making Automotive an Independent Company and to Prepare Spin-off - Continental AG

大陆集团对汽车子集团成为独立公司进行评估并做好拆分的准备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ouzhiyuan.com/blog/post/31.html

相关文章

腾讯研究院关于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迎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时代

腾讯研究院关于AIGC发展趋势报告2023:迎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时代

2022 年是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爆火出圈的一年,不仅被消费者追捧,而且备受投资界关注,更是被技术和产业界竟相追逐。9月23日,红杉美国发表文章《生成式Al:一个创造性的新世界》,认为AIGC会代表新一轮范...

该如何看待SWIFT系统这张“牌”?会不会利好加密数字货币?

该如何看待SWIFT系统这张“牌”?会不会利好加密数字货币?

近日,美国及欧洲多国决定,将数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系统)之外。很多人惊呼,一旦措施生效,将阻断俄罗斯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有人甚至指出,这相当...

东北证券-从海外映射看OpenAI ChatGPT在 A 股的投资机会

东北证券-从海外映射看OpenAI ChatGPT在 A 股的投资机会

ChatGPT Hype:美股也疯狂。 随着 ChatGPT 的火热,一向标榜基本面的美股也出现了 ChatGPT Hype: 1)BuzzFeed: 涨幅超过 300%,其在 ChatGPT 的帮助下有望实现内容的全自动生产和分发;2)Microsoft: ChatGPT 的最大受益者,Bing+C...

VR 拆机报告:全拆解其架构、迭代路径、 组件、算法、内容生态、市场、未来趋势

VR 拆机报告:全拆解其架构、迭代路径、 组件、算法、内容生态、市场、未来趋势

继 2021 年硬件入口(VR)的销量迈过了 1000 万台的临界点,2022年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迅猛提升,诉诸于“交互”“智能”最终能实现的终极目标,基于元宇宙的新硬件未来将呈燎原之势,故我们以本篇“拆机报告”,先聚焦于硬件入口 VR,我们以小派科技 3 季度将正式发售的Pimax Crystal...

什么是真正的好公司?

什么是真正的好公司?

今年已经过去一半,这半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生意才是真正的好生意?什么公司才是真正的好公司?其实这个答案,我在十年前就已经知道了,翻看我十来年的投资学习笔记,里面经常会写我对好公司的一些理解和看法,这些看法,和我这半年来的思考并没有太大不同。只是十来年的投资经验,以及自己做实业的经历,现在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一些。...